切换城市

首页
讲师查询 课程超市 免费比价 内训众包
湖中海

湖中海 暂无评分

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

讲师官网:http://huzh.sougen.cn/

付费查询讲师联系方式(无需注册 扫码即可)
仅需5.00元查询讲师或助教联系方式,仅限聘请讲师授课

立即购买

湖中海二维码
扫一扫讲师移动官网
任意分享朋友圈

当中国教育遇上芬兰教育,会发生什么?

发布日期:2015-09-02浏览:1601

芬兰教育是一个高度协调合作的系统。课内与课外协调、校内与校外协调、学校与家庭协调、教师与学生协调,这种协调合作关系将各方教育利益相关者扭成了一股力量,共同为促进孩子的发展而努力。
提起芬兰,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都很熟悉。地偏人稀,教育却屡居全球第一。
小学生一般只上半天课,下午半天参加课外活动或各种学习或娱乐俱乐部;
中小学生回家的家庭作业一般不超过半小时……
没有压力,宽松愉悦,这综合能力怎么会排名世界第一?
是什么造就了芬兰教育发展的奇迹呢?
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、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到芬兰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,我们连续推出顾先生所见所闻,已经走过了三站。第四站是坦佩雷大学中国教育沙龙专场研讨会。大家就中芬教育展开了为期两小时的对话。芬兰教育界提出了很多他们关心的有关中国教育的问题,
芬兰人想了解中国教育什么?我们又可以向芬兰教育学什么呢?
芬兰教育人希望了解中国教育什么?
芬兰教育人都希望了解什么呢?他们问了一些问题,我们进行了一些回答。
Q:中国教师水平不均衡的原因是什么?
这个问题非常复杂。首先,从地区差异看,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极大。中国可以说是一个世界的缩影,沿海地区的一线城市可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,而中西部和偏远地区仍然像非洲一些落后的地区一样贫困。而且在中国,教育经费并非全部由中央拨款,而是大部分由地方政府承担。第二,从个人看,因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缓慢、工资低,很少有优秀教师愿意去落后地区从事教育。第三,中国共有1200余万教师,但并不是所有师范教育的质量都像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那样优秀。
Q:技术在未来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?
信息技术必然会对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,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中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转变教师观念。现阶段,很多教师并没能转变观念去接受、了解、真正应用信息技术。大多数老师们只是停留在制作投影课件(PPT)这一信息化的初级阶段,而真正的信息化,是要提供大量资源供学生去选择,从而实现个性化教育。
Q:合作式学习的理念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,为何没能在中国推广开来呢?
如果我们从教育理论上讲,这个问题的渊源可就很长了。当今世界教育主要分成两大流派。一支是传统教育流派,以德国赫尔巴特为代表,认为课堂和教师是教育的中心,学生只是教育的客体;另一支是现代教育流派,以杜威为代表,认为儿童、兴趣才是教学的中心。
中国的教育传统本身就倾向传统教学流派,视学生为需要教化的对象,从孔夫子以来一直都是如此。我曾在1980年写了一篇文章,论述学生既是教育对象,也是教育主体。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论。但三十多年后,大家基本都认可了这一观点。此外,现代中国教育也受到苏联教育的深刻影响,而苏联又受德国的影响,是以教师为中心的。而在西方,杜威的思想很长时间都是主流,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后,提出要提升学生的能力,而非仅仅灌输知识。因为知识更新换代太快了,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。因此,发现教育法、合作学习法越来越热门。
中国目前的教育改革也提倡探究式学习,提高学生的参与度。北京、上海等地区的部分学校已经可以做到了,但这样的学校在全国范围并不多。当然,应试教育也是一个原因。小升初、中考、高考等考试竞争非常激烈,老师和家长也会担心,如果采用合作式学习,孩子能否很好地应对考试。
Q:中国教育竞争那么激烈,为何不给孩子减负?
我们天天在讨论,很多专家也积极呼吁,虽然很多老师也不想给孩子过多压力,但是家长会有意见,担心自己的孩子在激烈的竞争中失败。
Q:为什么中国政府要开展地方院校转型?
以前,我们的地方院校总想办成像北大、清华这样的高水平大学,他们总想培养理论方面的研究型人才。因为在十年二十年以前,我们的经济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经济,大学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联系并不紧密。现在国家经济要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变到技术创新型,这样我们就需要发展技术型的学校,地方上也需要这样的人才。其实,中国和韩国都有这样的传统,总想朝着所谓一流大学去发展,而忽略经济发展的实际,所以我们要求地方院校要转型。
Q:有哪些经验在芬兰有效,到中国就很难实施的?
是的,有一些。第一是班级规模,芬兰的班级很小,而中国的班级很大,教育部规定一班不能超过45人。但实际上,很多县里的学校都是70-80人一个班,有的甚至超过100人。所以芬兰很多针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我们中国做不到。另外,中国有小学升初中、初中升高中、高中升大学的各种升学考试,而芬兰只有一个高中毕业考试,因此,两国的学生的心理压力也很不同。芬兰的学生比我们的学生幸福很多。
我们能向芬兰学什么?
深入人心的教育共识
芬兰全社会对于教育有一个共识,即芬兰要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,而教育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、丰富、个性的发展。
芬兰与中国一样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,但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是,芬兰是一个领土较小,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社会。除了森林,芬兰几乎没有其他更为丰富的重要自然资源,所以芬兰要发展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人。换而言之,人,特别是人的创意,对于芬兰经济而言举足轻重。因此,只有实现人的内在价值,芬兰的经济、社会才有可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。
然而,人的内在价值必须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得以实现,人的潜力也才能挖掘,因此芬兰1966年就立法通过了九年制综合学校法案。该法案不仅改变了芬兰以往分轨的学制结构,更为重要是,它颠覆了传统教育理念,在全社会形成了一个新的教育共识,即无论家庭背景,无论智力水平,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同样的环境下接受教育。
高度协调的合作系统
芬兰教育是一个高度协调合作的系统。课内与课外协调、校内与校外协调、学校与家庭协调、教师与学生协调,这种协调合作关系将各方教育利益相关者扭成了一股力量,共同为促进孩子的发展而努力,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:
第一,教得少,学得多。
芬兰教师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开发自己的课程,全面评估学生的成长。芬兰教师相信学习并不仅仅发生在教师的正式课堂中,孩子在课外,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,甚至可以学到更多。因此,芬兰的小学生一般只上半天课,下午半天参加课外活动或各种学习或娱乐俱乐部。
据调查,大约2/3的10至14岁学生至少参加了一个青年运动协会。此外,芬兰学生家庭作业的压力并不大。芬兰大部分中小学生都能在校内完成作业,回家的家庭作业一般不超过半小时。即便是高中生也很少参加课外补习。芬兰教育者认为,重复的、智力上没有挑战的作业并不能带来学业上的进步。
第二,考试少,成绩好。
芬兰学生从小到大只有一次最重要的标准化考试,那就是大学入学考试。即便如此,大学入学考试的成绩也并不占100%的比重。
对于学生的评价,芬兰还采用以下3类方式:课堂评估;学期结束时的综合评估;每3至4年举行的全国阅读、数学和科学评估,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参加,仅抽取其中10%的样本参与全国评估。
事实上,芬兰人并不反对考试。他们只是认为,这种高利益关系的考试只会逼迫教师和学生将教学的重心放在“应试”上,而不是“教”与“学”本身。
能吸引最优秀的人当老师
芬兰社会能够吸引全国最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,特别是当小学老师,而且申请教育专业的几乎都是大学入学考试前20%的学生。是什么吸引这些优秀的人才来从事教育行业呢?
拥有高度的职业幸福感
芬兰教师的薪水并不算高,一个有15年工作经历的初中老师年收入大约在41000美金左右。但芬兰教师有高度的幸福感,因为他们受到社会的信任和尊重,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。事实上,选择教师职业的人,内心深处都有某种道德使命的驱使,他们希望通过教育帮助人们,促进社会发展。
不热爱教育不可能成为教师
芬兰在选拔教师时非常重视申请人对教师专业的认识,不热爱教育是不可能成为教师的。教师在芬兰是一个要求很高,而且有高度竞争力的行业。2011年赫尔辛基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共有2400人申请入学,但仅录取120人。特别考察其选择教育专业的动机。
让教师都成为研究型教师
芬兰在教师培养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研究素养,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研究型教师。芬兰教师通常需要拥有硕士以上的学位,他们不仅要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和教育研究技能,还要在日常工作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,并不断积极地探索教育教学方法。芬兰教师教育强烈的研究型色彩还提升了芬兰教师的专业地位,进而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年轻人从教。
制度后勤保障到位
学生从小到大只需参加一次大学入学考试,因此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开发课程和研究教学。此外,芬兰教师薪水的涨幅远远高于其他国家,且涨幅与教龄和教学水平挂钩。通常来说,芬兰教师从入职到15年教龄,薪水涨幅约为1/3,中小学教师最多能涨58%,高中教师最多能涨77%。相比之下,美国的涨幅仅在21%到26%之间。


首家按效果付费的培训众包平台

0755-83802522

周一至周五 09:00-18:00